好青年组建80人医疗团队跟踪问诊15000人
好青年组建80人医疗团队跟踪问诊15000人
——记汉寿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普善医院院长 张友清
张友清,男,1981年12月生,汉族,大学本科文化,罐头嘴镇新建村人。199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汉寿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县普善医院院长。
一、陶冶情操,诚实兴业
张友清出生于普通知识分子家庭,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受白求恩精神的感染,立志从医,治病救人。1995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常德卫校,以过人的组织领导才干和社会交往能力荣获“优秀学生干部”、“省级三好学生”称号,毕业前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双向选择成为石门县人民医院医生。
他有远大的理想。2000年9月,他应征入伍,在海军潜舰四十二支队服役。操练之余,他虚心向部队医院专家请教,成为一名为官兵服务的编外军医,被评为优秀士兵。2004年12月退伍返乡,他自主择业,一边经营崇源堂大药房,一边钻研医药知识,坚持公平、公正做生意。有一次,他与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签订一笔价值500万元的药品供销合同,进货后,该批次药品政策性价格大幅上调,他讲信誉仍按合同价供货,少得利润50多万元。凭借诚信,他在药商界赢得赞誉,与省市县数家公立医院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往来,初步完成了再创业资本的原始积累。
他有过人的胆识。他不满足于现状,决意在从医道路上实现个人人生价值。2006年,他进入湘南医科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继续深造,并广泛开展社会调查,详实了解社情民意。针对上级医院人满为患,乡村医疗机构条件严重滞后,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及因病致贫等问题,他制订二次创业目标。通过可行性研究,他选择在酉港镇、鸭子港乡(现坡头镇)、文蔚乡(现洲口镇)交界处偏坡集镇,投资2300多万元创办了一家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康复等功能于一体的非营利性民营综合医院。他以“普施善行”为座右铭,将医院命名为“普善”,于2011年7月正式挂牌服务。他自任院长,并聘请业务院长、各类专家和管理人员,组建了80余人的医疗团队。
他有独特的才干。他注重办院的实用性、安全性、前瞻性,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上作文章,大力推行科学管理和优质服务,严格落实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和物价部门审定的收费标准,并在医疗条件定位上向市县公立医院靠拢,与省市县多家重点公立医院挂钩,开展医疗技术合作,每年定期互访,组织临床问诊和学术交流活动10多次。他视医护人员为亲人,内强管理,外树形象,创建了一支精诚合作的医疗团队,年门诊量在10000人次以上,出院病人2000多人次,手术近500台次, 年营业收入由当初的200余万元,发展到800余万元,成功晋级二级民营医院,成为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技术指导及双向转诊定点医院、汉寿县西湖片区医疗急救和业务指导中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2016年全县民营医院综合考核名列前茅,获得“优胜单位”殊荣。
二、忠实为民,精诚服务
张友清经常在职工大会上说:“人不可见利忘义,不可为富不仁,待人接物须诚实厚道。医院能否持续发展,基础在服务质量,关键在社会认可,而让群众保健康、得实惠是落脚点”。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看望贫困老人)
他关注群众健康。为了切实服务周边群众,他经常带领医疗专家小组,深入周边乡村开展卫生宣教、健康咨询和现场义诊活动。为随时掌握群众健康状况,他与乡村组织合作,建立农民健康档案,对15000人进行跟踪问诊,深受老百姓的欢迎。针对精神康复服务需求短板,他认真开展市场调研,增设精神康复科,设置床位60张,引进专业技术人员10人,其中6人具有精神疾病专业注册医师资格,并配备专业护工和保安,经尝试,效果良好。目前,他又放远眼光,一个计划占地30亩,投资5000万元,集医疗、康复、假肢安装、工疗、农疗于一体的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已获审批,正在修建,这对于全县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弱势群体捐款)
他关心弱势群体。为了减轻患者的住院诊疗负担,他主持召开院务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制定重症患者和困难户减免医药费和生活费的工作机制和操作办法,每年减免金额在50万元左右。为帮特困家庭渡过难关,他组织本院骨干和党员,结成联系帮带对子,帮助排忧解难。有一次,医院收治了丰临村一位患有眼疾和急性胆囊炎的特殊病人,患者叫彭菊香,夫妻均为残疾,儿子智障,孙女有精神病,全家借居别人舍弃房屋,生活极其困难,连住院起付费用也交不起。他得知后,当场表态,免除一切医疗食宿费用,并立即安排手术。患者出院后,他亲自上门回访,将其确定为帮扶联系户,定期慰问,并为其申报特困移民建房户,争取国家扶贫资金8万元,使彭菊香一家住进了新房。彭菊香逢人便说:“张院长是我家的救命恩人”。
(在敬老机构为老人服务)
他关爱慈善事业。2017年4月的一天上午,他查房得知,医院刚来了一个不幸的病人,家住毛家铺村,名叫饶学法,家中7口人,爷爷重度残疾长期卧床,父亲体弱多病丧失劳动能力,母亲难忍贫苦离家出走,妻子患有严重精神分裂症,依托亲友在外地住院治疗,家中还有一个4岁的女儿和一对1岁的双胞胎儿子。平时全靠亲戚、邻居及政府的救济勉强度日,其本人又与病魔羁绊。听了患者的讲述,他一阵心酸,当即指示院党支部和工会迅速组织党员、职工献爱心活动。当天下午,医院隆重举行了自愿捐款活动。他亲自动员并带头捐款,医院骨干及其他医护人员慷慨解囊,就连在外休假人员也委托同事捐款,当场募集4850元爱心救助款。沙包村手术患者骆珍武、凤鸣村五保病人李英芝、杨柳村癫痫病人丁小珍等,他自掏腰包登门慰问,每年30-50人,慰问金过万元。在他的带领下,医院集体和职工个人每年用于扶贫和慰问金额都在20万元以上。
三、依法履职,模范带头
张友清认为,民营医院是依法注册登记的实体,应按规定健全党支部、工会等基层组织,正常开展活动,同时,把党的建设、医疗工作、业务培训、文体活动等纳入科室绩效考核内容,并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汇聚正能量,展现生命力。他要求别人做到的,总是自己先做到。
他是一位好班长。作为医院院长和党支部书记,他带头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为使医院党建与业务工作齐头并进,他亲自制订年度规划,将“三会一课”制度、“两学一做”要求和培训学习内容,细化到项,安排到月,指导到人,公布上墙,组织评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绩效双优的先进科室、优秀员工和党员,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几位老党员深有感触地说,张院长安排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都是实打实,从未走过场。
他是一位好兄弟。作为医院投资方和管理者,他坚持与职工打成一片,如同家人一般,每逢元宵、端午、中秋、春节和员工生日值班,他都组织慰问和加餐。考虑到医院地处偏僻,精神文化活动相对匮乏,他精心设置篮、排球场和其它文体娱乐设施,按季度组织科室文体竞赛,每周安排一趟专车,接送员工上县体验城市物质文化生活,让员工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营造诚信敬业、热心工作的良好氛围。
他是一位好代表。2016年10月,他当选汉寿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后,深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积极履职,才无愧于选民的期望与重托。他自费订阅人大刊物,虚心学习人大业务知识,参考借鉴优秀人大代表履职先进经验。他积极参加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安排的活动,认真接待和联系走访选民群众,并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将群众关注的医疗卫生改革、弱势群体保护等热点难点问题作为主要调研课题,广泛收集选民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针对五保户、重度残疾人和精神病人的生活和医疗保障工作,撰写代表建议,并在代表大会期间分组审议时,向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当面提出,引起高度重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张友清同志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一连抓,心血没有白费,汗水没有白流。他所创办的普善医院,被群众誉为“百信放心医院”,他本人被县卫生主管部门评为“先进工作者”,2017年5月,他被共青团汉寿县委授予首届“汉寿好青年”荣誉称号,6月,中共汉寿县委将其列为“十佳优秀共产党员”提名人选。目前,他在向更高的目标攀登。